“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枣林”,在山西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说的就是在清明节前后当地人团捏成燕子形态,挂在自家的墙上,既是对故人的一种追思也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憧憬。

  在柳林,清明时节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用一把剪刀,一把梳子,发酵的面团,捏成形状各异的雀燕,点眉眼,捏上翅蒸出锅,上颜色就是民间“燕燕”。别看面燕样子不大,可要做好却不容易。前天就要发面,要让面团柔软适度,捏的时候,造型全凭经验,蒸的时候火候要把握得当,出来的面燕才会栩栩如生,有型有味道。 

  说起清明时节捏“燕燕”的习俗,64岁的刘凤娥大娘为我们娓娓道来 

  刘大娘告诉记者燕燕是为了纪念晋国功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被误杀之后,老百姓不希望他真死,就认为他化身燕子飞走了,于是,就用白面捏成燕子的形状来纪念他。久而久之,人们在清明节就习惯用捏燕燕的习俗来怀念故人。 

  燕燕“子锤”和“打燕人”两种形态,子锤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捏的是家人的属相,下边是包入三颗枣的三角形状,上下合二为一。“打燕人”呈人的形状,四肢伸展开来,眉毛、眼睛、嘴巴形逼真,一般送给小男孩,包含着长辈对孩子们茁成长的美好愿。快出锅时用筷子头蘸上朱红色颜料点缀一下,栩栩如生,异常可爱。出锅后晾晒一会,便用针线与红枣穿在一起,挂在墙上或门上。挂起来的一串串燕,让人觉得春风拂面,生机盎然。 

  时年流转,这种风俗虽说还在民间流传,但己被岁月更新成了新奇稀罕的风俗清明节捏“燕燕”捏的是习俗,传承的却是美德,希望我们能燕燕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艾蓉 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