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直各机关、各村委、各企业:

《庄上镇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庄上镇人民政府

2024819

庄上镇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田长制”模式的耕地保护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严格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立县、镇、村三级“田长制”,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机制顺畅、管理科学、纵向到底、逐级负责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实现耕地保护全覆盖的管理模式,确保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

(二)主要目标

落实全面建立镇、村级“田长制”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夯实乡村两级“田长制”责任机制,到2025年底,“田长制”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合理,耕地保护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二、组织体系

镇、村二级“田长”,村设立网格管理员。“田长制”乡级成员单位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纪委等。

(一)镇级“田长”设置。镇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镇级“田长”;包村领导任镇级“副田长”。

(二)村级“田长”设置。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村级“田长”,由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管理员,负责其网格内区域

(三)“田长”办公室设置。镇“田长制”办公室设立在自然资源局庄上中队,办公室主任由任晓光担任。

三、工作职责

下级“田长”对上级“田长”负责,上级“田长”对下级“田长”负有指导、监督、考核责任;“副田长”协助“田长”开展各项工作并对“田长”负责。各村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确定网格员,协助本级“田长”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一)镇级“田长”职责。镇田长对本辖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耕地保护日常动态巡查,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并整改到位;落实年度村级“田长”及网格员的培训,指导村级“田长制”工作开展;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每月向县级“田长”汇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出工作建议和需要解决的事项。镇级副田长为直接责任人,协助镇级田长开展“田长制”具体工作。

(二)村级“田长”职责。负责宣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本行政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负责。定期组织人员巡查辖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每周至少巡查1次,并做好巡查记录,每周向镇级“田长”报告耕地保护相关情况。建立健全网格员耕地保护监管队伍,落实周巡查、周报告制度,形成村级地块全覆盖、无死角监管;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明确承包者和种植者的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用地和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制止、上报;维护好本行政村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路、沟、渠等农田水利设施,保持和培肥地力,协助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耕地生产配套设施实施管护,落实好新增耕地后续种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变耕地用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三)“田长制”办公室职责。负责“田长制”日常工作。承办相关会议、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考核指标等工作,协助“田长”履职尽责;根据“田长制”相关人员调整、变动,及时做好更新备案。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县级“田长制”成员单位相关违法案件的调查等工作。

四、运行机制

(一)建立田长联席会议制度。镇级田长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不少于1次,调度村“田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田长制”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发重大事项,镇田长随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村根据当地实际,建立田长会议制度。

(二)督查考核制度。镇级田长(副田长)每月至少开展1次巡查,村级田长每周至少开展2次巡查,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田长制”相关工作考核。

(三)激励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镇级“田长制”办公室对成绩突出的村级田长上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的村级田长报请镇纪委进行约谈问责;对严重失职渎职的,由纪委等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信息报送制度。村级田长每周向镇级田长办公室报送耕地保护情况;“田长制”办公室每月向县级“田长制”办公室报送耕地保护情况,每年1210日前将镇级年度“田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报县级“田长制”办公室。

五、主要任务

1全面推行建立“田长制”

2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3改进和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4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

5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6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

7保护提升耕地质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包村领导、村级田长要担负起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组织村田长和网格员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田长制办公室要协调和指导,推动建立健全“党政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将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到实处。

(二)落实工作责任。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上级单位现已设立的公示标牌和保护标志做好保护,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考核监督。镇“田长制”办公室每年对各村进行考核,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与各村干部绩效评价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对辖区内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村级田长,将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本村内耕地保护不力、甚至出现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田长,将按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理。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紧紧围绕“田长制”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悬挂横幅标语、农村广播等方式,以及电视、微信群、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非农化“六个严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营造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