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承上启下关键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和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治本攻坚行动为主线,以遏制事故为目标,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为核心,以专项整治为重点,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指导帮扶,全面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重点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不断提高工贸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一、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一)强化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一是进一步厘清监管职责。发挥县冶金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厘清职能交叉、新产业和新业态领域安全监管职责。积极与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联动加强环保设施设备安全监管,消除监管盲区漏洞。二是摸清工贸企业底数。积极与工信、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各乡镇等部门衔接,按照《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进一步摸清工贸行业企业底数,逐级建立工贸企业监管台账,每半年更新一次。三是建立安全监管职责清单。严格按照“三定”方案和“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要求制定和完善安全监管职责清单。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落实履职尽责承诺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的11项职责,完善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齐配足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二是推动建立完善企业内部安全风险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提升企业员工发现报告风险隐患的内生动力。6月底前所有企业要逐步建立并实施内部安全风险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三是采取专家入企指导帮扶、企业结对互学互助和引入专业性行业协会、安全评价机构、保险机构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提高企业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质效。四是严格落实动火、煤气作业、高处作业、筒仓清库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方案审批、风险辨识、条件确认、现场监护等风险管控措施,特别针对高处作业要采取提级审批、双人监护等管控措施。五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牵头组织学好用好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及“一行业一清单”,落实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和“双报告”制度,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三)强化员工安全责任落实。一是制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一线作业岗位负面清单,并严格检查考核。二是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重点掌握动火、检维修、有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技能,切实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三是建立企业人员“三违”行为惩戒办法,持续开展反“三违”活动。通过建立作业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反“三违”活动效果,促进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鼓励企业员工互相监督“三违”行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二、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四)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依法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重点加强配套危化装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对配套的危化装置要严格按照危化企业的有关要求加强监管。在2024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进一步加强工贸企业“三同时”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时间节点及相关标准要求,推动相关企业履行“三同时”手续。年底前其他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全部完善“三同时”手续。
(五)加快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粉尘涉爆企业全面应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县局按照方案,紧跟市局做好动员部署、技术指导、试点引领、全面应用,6月底前辖区内相关企业完成企业端设备和数据传输链路的建设或改造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到应接尽接。逐步实现工贸企业基础信息、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执法检查、隐患整改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应急部更新的工贸行业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及在用工艺设备改造和淘汰要求。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降低高危场所和岗位现场作业风险。加快推广粉尘涉爆企业采取自动打磨抛光、湿法除尘等“减人降尘”措施,有限空间作业企业采用挂牌上锁、物理隔离、改进工艺等技术措施,从源头上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七)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将本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辨识管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要求列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每年至少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劳动密集型及“厂中厂”等类型企业至少每半年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加大宣传培训教育,使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对外包外租等关联单位的安全生产指导、监督,将外包外租从业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统一安全培训,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质量,切实提升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能力,开展“逢查必考”,对考核不合格人员要求企业按规定重新组织脱产培训。
三、持续开展帮扶指导服务
(八)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县局对生产(使用)煤气、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重点企业继续开展专家帮扶指导服务。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或聘请专家参与等形式开展帮扶指导,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帮扶指导,帮助小微企业制定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员工应知应会手册及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小微企业安全监管办法。要对指导服务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并对帮扶指导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总结。
四、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九)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是推动兼并重组,关小上大,重点整治冶金工贸企业“多、小、散、乱、差”的问题,联合各乡(镇)、工信、环保、自然资源、市场和供电等部门进一步摸清底数、对标会诊、严把准入。二是集中排查整治“一厂多租、厂中厂、业态混杂”突出问题,对发现非法生产经营、不符合区域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等问题的企业,要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三是把工程项目、检维修作业外包外委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纳入精准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
(十)开展煤气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督促指导涉煤气企业开展煤气设备设施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对煤气管道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对已经存在腐蚀严重和频繁泄漏煤气的管道,要有计划的进行整体或局部更换治理。对煤气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符合性、适宜性开展评估。组织涉煤气作业人员开展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煤气专业知识技能和煤气事故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十一)开展配套危化装置专项整治。重点排查整治工贸企业
内部配套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场所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完善、检测检验维护保养不到位,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不完善、防护装备应急救援物资器材配备不齐全等问题。
五、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十二)提升企业标准化创建质量。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安
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引导规模以下企业积极创建。严格创建、评审、抽查、撤销全流程管控,实施重大事故隐患“一票否决”。
(十三)推动落实标准化联合激励政策。县局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差异化监管执法的重要依据,对达标企业减少安全执法检查频次、优先复产验收,推动落实标准化达标企业工伤保险费率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率下浮、信贷信用等级上浮等激励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
六、推动监管执法提质增效
(十四)严格规范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
决杜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规范入企活动,严控入企次数,开展联合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对列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的企业,全面使用“互联网+执法”系统,执法检查信息录入率100%,减少和杜绝先执法检查后线上补录等“半线上”问题。积极参见上级部门举办执法骨干业务培训班,持续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性。充分发挥安全专家技术支撑作用,有效利用外部专业力量提高执法质量。
(十五)开展精准执法。聚焦重大隐患、聚焦重点企业、聚焦重点时段、聚焦主要负责人,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方式,深入推进精准执法,集中挂牌、公布、曝光、处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要紧盯风险大、危险高的行业领域,特别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的安全监管,严格依法查处违规动火、违规外委外包、违规有限空间作业、违规高处作业等行为,加大“一案双罚”和危险作业罪等行刑衔接案件办理力度。县局在执法检查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涉及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掌握情况“逢查必考”,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逢查必检”。
柳林县应急管理局
2025年3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