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各单位、各客货运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第83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全面加强重点行业、重点机构/场所、重点人员的防控工作,省疫情防控办会同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按照“人、物、环境同防”的原则,经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梳理制定了《重点行业、重点机构/场所、重点人员分类防控措施》。全县交通运输各客货运企业要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分门别类建立本行业及单位重点人员名单和管理台账,实施精准化、动态化、数据化管理,将核酸(抗原)检测、消毒通风、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贯穿于台帐管理全过程,坚决遏制疫情通过交通运输途径传播蔓延。

一、重点机构场所

道路客运站及车辆,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水路客运,道路货运。

二、防控措施

(一)道路客运站

1.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佩戴口罩,每周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中风险以上地区佩戴防护手套。体温监测低风险上岗前、下班后各1次,中风险每6小时1次,高风险每4小时1次。

2.环境物品:乘客接触设施设备消毒频次(封闭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设备、自动售取票设备、饮水机(热水器)、乘客及行包安检设备、候车厅座椅、楼梯(直梯)扶手、直梯轿厢内部等)低风险每天2次,中风险每4小时1次,高风险每1小时1次。乘客接触区域消毒频次(封闭环境的进站口、售票窗口、检票口(检票闸机)、发车位、下客区,候车厅(),公共卫生间,行包托运处,行包寄存处,综合服务处(咨询台),母婴室,站内餐厅,商店等低风险每天2次,中风险每6小时1次,高风险每4小时1次。候车室、餐厅、商店等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低风险每4小时1次,中风险每2小时1次,高风险持续通风。

(二)客运车辆

1.驾驶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佩戴口罩,每周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中风险以。上地区佩戴防护手套。体温监测低风险上岗前、下班后各1次,中风险以上每趟次1次。

2.环境物品:车厢内部消毒频次(车内空调出风口、车身内壁及车窗、方向盘、车门及扶手、车辆座椅及安全带、行李架)低风险三类以上班线每趟次1次,县内班线每天至少1次,中风险以上每趟次1次。行李仓消毒每趟次1次。客运车辆通风时间间隔低风险每4小时1次,中风险每2小时1次,高风险每1小时1次。

(三)城市公共汽电车

1.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佩戴口罩,每周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中风险以.上地区佩戴防护手套。体温监测低风险每天上岗前1次,中风险每次往返1次,高风险每趟次1次。

2.环境物品:车辆车厢内部消毒频次(车内空调出风口、扶手、座椅、地板、司机方向盘、车窗开关把手等)低风险每天1次,中风险以上每趟次1次。车辆通风时间间隔低风险每趟次1次,中风险以上持续通风。

(四)出租汽车

1.司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佩戴口罩,每周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中风险以上地区佩戴防护手套。体温监测低风险每天发车前1次,中风险以上每天发车前、收车后各1次。

2.环境物品:点区域消毒频次(司机方向盘、座套、安全带、座椅、脚垫、后备箱、空调出风口等)低风险每天1次,中风险每4小时1次,高风险每2小时1次。重点部位消毒频次(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按钮等)低风险每天1次,中风险每4小时1次,高风险每单1次。车辆通风时间间隔,低风险每4小时1次,中风险每2小时1次,高风险每单1次。

(五)水路客运

1.工作人员包括一线从业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佩戴口罩,每周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中风险以上地区佩戴防护手套。体温监测低风险每天上岗前、下班后各1次,中风险每6小时1次、高风险每4小时1次。

2.环境物品:乘客接触设施设备消毒频次(乘客及行包安检设备、自动售取票设备、饮水机(热水器)、候船厅座椅、封闭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设备、楼梯(直梯)扶手、登船设施等)低风险每天2次,中风险每4小时1次,高风险每1小时1次。乘客接触区域消毒频次(封闭环境的进站口、售票窗口、码头前沿(停船泊位)、检票口(检票闸机),候船厅,公共卫生间,行包托运处,综合服务处(咨询台),站内餐厅,商店、行包寄存处、母婴室等)低风险每天2次,中风险每6小时1次,高风险每4小时1候船室、餐厅、商店等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低风险每4小时1次,中风险每2小时1次,高风险持续通风。

(六)道路货运

1.司乘人员包括驾驶员及押运员等随车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佩戴口單,每周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作业前和作业后消毒或洗手。体温监测低风险每天1次,中风险以.上每趟次2次。离开中高风险地区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其他工作人员:包括货运场站管理人员、装卸人员、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佩戴口罩,每周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作业前和作业后消毒或洗手,中风险以上装卸人员佩戴防护手套。体温监测低风险每天上岗前1次,中风险上岗前下班后各1次。核酸检测高风险每7日核酸检测至少1次。

3.环境物品:进出场站车辆消毒,低风险每天1次,中风险进入场站前1次,高风险进、出场站各1次。场地及装卸机械消毒,低风险每天1次,中风险每12小时1次,高风险每8小时1次。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要深入一线和现场,进一步强化对行业企业的督导检查,对于管理松懈、管理不到位、不执行特殊时期疫情防控规定和措施的从业人员和从业场所,可抄告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停业、停运、红牌、黄牌、经济等处分。经营期间一旦发生疫情状况,要及时采取隔离等处置措施,并第一时间向县防控办和疾控中心报告。




柳林县交通运输局

202259






此文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