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盘子会”的“盘子”是盘子会的核心和主要载体,盘子会的一系列民俗活动都是围绕“盘子”而开展的。“盘子”是一种融“儒、佛、道”于一炉,集雕刻、面塑、绘画等众多艺术于一身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被称为“放大了的神龛、浓缩了的庙宇”,它雕梁画栋,油漆彩绘、 美轮美奂,堪称华夏一绝。盘子,多以精美木雕而成,塔楼样式,一般为两层,3~4米高。坛前榜纸对吊,纱灯高悬;神前旗罗伞扇,香烟缭绕。气势庄严肃穆。坛内供奉天官(天官赐福)、地官(地官赦罪)、水官(水官除厄);左右还敬有各路神仙,如:菩萨、观音、八仙、赵公元帅、送子娘娘、钟馗、尉迟公等。

盘子会最红火的高潮是在正月十五晚上,到那时盘子下人头攒动、香烟缭绕,盘子上礼花怒放、爆竹震天,“灯月交辉元宵夜,神人共乐太平年”,一派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和乐景象。

有“盘子”处必有“柳林弹唱”。“柳林弹唱” 起源于宋元时期的“诸宫调”,是介于曲艺、小戏和表演唱之间的一种古老演唱形式,吸收了民歌、道情、二人台、戏曲等多种民间艺术的优点,取材广泛、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有“九湾十八调”之说,被列入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弹唱演出时,在管子、二胡、三弦、梆子等器乐的伴奏下,男女两名“唱手”分领剧中角色,以弹伴唱、既弹又唱,观众聚拢在盘子前的旺火旁,口味绵绵丝竹,感受悠悠唱腔,仿入天间游园。弹唱的代表作有《审录》、《赶舟》、《下柳林》等,经年传唱不衰。

柳林元宵“盘子会”是一个有着五百年历史的晋西民间年俗文化品牌,她以古朴的黄河,黄土风情和独特的人文地域特色,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中外民俗专家誉为“东方狂欢节”的古老社火活动,每年元宵之夜,旺火熊熊,锣鼓阵阵,游人如织,丝竹不绝,处处流光溢彩,人人笑逐颜开,真可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沸地笙歌起,满城喜庆来”。柳林这一方秉持“物质与精神同富,经济与文化共荣”的热土,顺时应势,传承创新,倾力奉献的民族文化精品——元宵盘子会,在穿越漫漫历史长河之后,正踏着盛世节拍,揭开神秘面纱,向世人放射出灼热的文化魅力,为世界民俗文化宝库增添了珍贵的人文遗产。

历史渊源

"盘子"来源于古代的搭神棚活动。神棚是用椽子、帐子搭成,其形状如帐棚,棚内设香案,供三官,摆放供品。"搭神棚"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那时天上有三官神(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喜欢花灯,地官喜欢人多,水官喜欢热闹。每年正月十五,他们便降临人间,享受一年一度的人间欢乐。三官还宣称,人间风调雨顺,都由他们主宰。因此.百姓们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在正月十三搭就神棚,悬挂花灯,点上旺火,闹起社火,迎接三官降临。而"三官神"各有生日,"天官"正月十五日生,"地官"七月十五日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据说"三官神"对人间可起"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作用。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这天晚土叫"元宵"或"元夜"),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最初在正月十五这天,千家万户和道教信奉者在一起,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天官赐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到汉朝,元宵节有重大发展,因为勘平"诸吕之乱"是在正月十五结束的,因纪念大捷,"与民同乐",便也扩大了其影响。东汉时佛教的传入,统治阶级提倡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这样又进一步发展了元宵节。佛教文化灯笼的传入,使元宵节具有灯节性质。到唐时,这一风俗已发展为正月十五日前后三天闹花灯,北宋以后由三.夭演变为五天,即由正月十三到十七为止。明代,柳林城郊经济发展迅速,那种原始的神棚已经远不能适应人们的心理需求,于是就有匠人模仿庙宇进行精雕细刻,油漆彩画,后逐渐推行开来。

盘子属于里巷乡村的民俗活动,不登大雅之堂,故正史均不见记录,就是历史上的地方志,岁时民俗也从未有过记录。后来,盘子开始见之子书籍报刊中,《柳林民俗》载:"沿川一带,元宵节崇尚搭盘子,梁栋、椽柱、斗拱屋顶、飞檐、挑角、铜铃、铁马、玻璃、纱窗等雕工精细,油漆彩画,入夜灯火斓珊,柏香缭绕,供献如丘,男女虔诚礼拜,求神许愿,送灯送香,以企求天官保佑全年通顺,消灾除邪,赐送子男。人流蜂涌,昼夜不绝"。"盘子面塑"、"盘子全景"分别载于《由西民俗》和《山西民间艺术》二书中;《沧桑》1993年第3期发表题为《晋西柳林盘子庙会》的文章,"柳林盘子",被选入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吕梁风物趣事》一书中;《晋西柳林盘子庙会调查》在中国民俗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北方协作区民间文艺研讨会上交流,"盘子"这种文化形式首次传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