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古镇地处吕梁山麓、黄河之滨,向为秦晋通衢、商贾云集之地。回眸历史,这里山清水秀,柳树成林,清河蜿蜒,鸳鸯戏水,自然环境优美;这里层楼遍地,瓦厦连云,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实乃晋西商贸都会;这里店铺林立,商贾遍地,人流熙攘,市场繁荣,近代人称“小北京”。

柳林古镇,明清以来迅速崛起,特别是晚清以后处于鼎盛时期,“小北京”的美誉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小北京”是繁荣昌盛的代名词。探究“小北京”之称的来历,旨在追溯柳林古镇的历史渊源,寻求古镇商贸繁荣的走向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作了诸多调查采访,资料查阅,图片收集、碑刻考究。参考资料有《史记》、《汉书》、《汾州府志》、《永宁州志》、《柳林县志》、《柳林三镇溯源》。粗略地寻找了一下柳林“小北京”之称的来龙去脉。

 一、优越的地域位置,发达的水陆交通。

柳林古镇地处晋西边陲,天堑黄河东岸。南山毗邻石楼,北畴接壤临县,东与石州、宁乡交界,西与陕西吴堡、绥德隔河相望,实乃晋陕通衢。水陆两运四通八达、各地商贸往来绵延不绝。

当时的交通运输有水陆码头,为商品集散之地。水道有黄河水运,清河摆渡,黄河渡口有孟门渡、军铺渡、三交渡、小园则渡,乔则沟渡、郝家津渡;清河渡口有寨东渡、青龙渡、庙湾渡、墕哉渡、薛村渡等。陆道有古道、官道、驮道。比如,民国前,从碛口起沿黄河岸经孟门、军渡、石西直达三交有一条长25公里的驮运道,三交至柳林有一条30公里的驮运道。

运输方式,一是骡驮马运。清末民初,本地脚户养着大批牲口专搞运。骡马5匹为一鞭,设骡夫一人执掌;每帮骡马5-7鞭乃至10- 20鞭不等。二是骆驼帮。明清时期,三川河沿岸村庄,多有养骆驼者。骆驼5-6峰为一串,设驮手一人牵拉,40串为一练。每帮为3-5串或l-2练不等。本地的驮帮,远走榆林、西安、兰州、新疆、包头、内蒙、南阳、太原、五台等地,出门驮粮枣瓷器,丝绸布疋等,回程驮百货盐碱,麻油蜂蜜等。

柳林古镇中转货栈有万胜德、广茂店、广发隆。骆驼店有明盛店、福盛店、福全店; 骡马店有长春桟、晋元栈、玉泉桟、永盛桟、成家店、旗杆店、张家店、圪针店、山义店等等。畅达的交通运输为柳林古镇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

二、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水力资源。

柳林古镇之所以吸引众多晋商,是因为他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山清水秀,柳树成林,自然环境优美。特别是“柳林泉”和“抖气河”确是西北黄土高原一大奇观。柳林泉大小32个,从寨东、上青龙一带清河河床涌出。喷涌如珠,明洁似玉,每遇隆冬,河面蒸气袅袅,横空白雾茫茫。“四十里抖气河”名闻三晋。泉流西出寨东,河道宽阔,水面平缓,涓涓湍湍,清澈见底,故曰“清河”。

清河两岸杨柳揺曳,芦苇连绵;鸣禽翠鸟,盘旋水面;鸳鸯嬉戏,天鹅凫逐;岸上岸下,啾鸣相应;山光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无论酷暑严寒,时有俏妇俊女浣衣水边,而或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吸引着游人驻足观赏。

镇人利用这丰富的清河水资源,不仅灌溉清河两岸的旱田水地,而且建起了水磨。从杨家港起,直至下游高辿村止,由于地理地貌的优势及清河水的落差,形成了几十处适宜兴建水磨的地址。当时的磨房从上到下依次有:油坊磨、干儿磨、西门磨、二道堰、三道堰、羊滩上、石磨、穆村三十亩磨、安沟磨、高辿磨等十余处、48盘水磨。这些水磨昼夜不停加工面粉,除满足本地销售外,还包装成袋,销往晋中平川一带。

当时,青龙庄统帅下的柳林粮行面庄不下30家,诸如万顺成、庆益厚、元新合、天錫粮、义合成、永益长、裕泰亨、晋义公、晋胜永等,都是资本雄厚、信义久远的老号,体现了粮行的兴盛景象。

三、经典的明清建筑,繁荣的商贸都会。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柳林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了东西两路物资交流的集散之地。有眼光的外地人,祁县、太谷、汾阳、平遥等地的晋商,纷纷来柳林开设货栈、字号,投资经商。他们在柳林娶妻生子,建房立宅,与本地商人一起共创柳林的繁荣。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当时柳林镇居民有 5省28县600余姓氏。

柳林五里之长的明清街就是这样形成的。当时,柳林镇的主街背道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四合大院鳞次栉比,店铺林立,瓦厦连云,到处是经典的明清建筑。

柳林的“四合院”与北京的“四合院”一样的体现了民族建筑的特色。座座大院都是前铺后居。临街三五级铁砂石台阶,拾级而登,铺面相连,后通大院。院内既有厅堂居室,又有廊房仓库。正房3—5孔砖窑不等,厢房则 3-5 间瓦房或砖窑。有的正房、厢房上都座二层楼房。倒座则皆为临街瓦房,修的宽敞结实,做铺面柜台用。大门则中通或旁出。

当时的柳林街道,每隔一段,当街一座过街楼。这楼四面巨柱挺立,斗拱相衔,皆为木结构二层高楼。楼上四围勾栏护卫,楼顶飞檐挑角,琉璃脊兽;楼内供奉神像,楼下十字通道,人畜车马川流不息。第一座过街楼坐落在张兰街口,为二层结构建筑。第二座过街楼位于沙塬圪廊巷口,称红楼。第三座过街楼建于龙王庙街口,称常家楼。第四座过街楼在老爷庙(今二轻局)大门前。

可以想象,当时的柳林古镇,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流熙攘,一片繁荣景象。街上到处悬挂着商业幌子,字号牌匾更如雨后春笋,争奇斗艳。经营百货的有:万顺仁、大盛奎、余庆祥、庆云长、万庆恒、义生昌、泰和厚、复盛德;经营杂货的有:同盛恒、天顺久、天瑞公、天德永、万顺昌、协盛信、和致祥;经营中草药材的有:德和堂、同生泰、万和堂、天兴李、德兴公、同和恒;经营红枣的有:义成店、天成店、吉义店、德泰店;经营煤油、蜡烛、洋货的有:祥纪公司、营记公司;经营卷烟的有天錫长;经营文化用品的有正财堂;经营绸缎布疋的有天和厚;经营铁器的有公盛昌。当铺有:余庆昌、宝亨当、常泰当。

柳林古镇成为晋西的商贸都会,繁荣昌盛的景象自然给古镇赢来了“小北京”的美誉。

四、张兰街风味小吃,沟门前红火夜市

柳林之所以吸引人,还因沟门前的风味小吃。柳林沟门前至镇医院一带,古称“张兰街”。因介休张兰老人最早在这儿摆摊卖饭而得名。至清末民初,沟门前已是名闻晋西的餐饮夜市。这里有几十家饭摊通宵达旦营业,风味小吃有:荞麦碗团、莜面旗则、芝麻饼则、水花面、下水肉、羊杂割、油糕、油条、油茶、火烧、肉包、炒菜、糊腊、灌肠等等。

每当日沉西山,一家挨一家的饭铺、酒店、茶馆便热闹起来了。门上是五光十色的牛角灯、西瓜灯、宮灯……门内人声喧嚣,香味扑鼻,做买卖的商客、科考的文士、当兵的老总、保镖的拳师、赌钱的混混、挟妓的嫖客,各色人等拥出拥入。席面上考校文字的、洽谈生意的、说诨话调笑的、吆五喝六划拳的、喝醉酒大哭小叫的、嬉笑怒骂的,声震屋瓦,味冲长空。铺门外卖滚糕、火烧的、卖碗团、凉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同口音、不同韵调、不同节奏,组成了一支嘈杂而热闹的交响乐。这就是“小北京”红火的夜市。

这喧嚣熙攘,彻夜不息,所以沟门前的“夜市”又被人戏称“饿鬼市”。

沟门前的名吃计有:田三探的羊肉汤扁食、常班起的油糕、阎探应的案糕、高文龙的拉面、天庆楼和复香园的糖果点心等 。

五、旺盛的宗教香火,多彩的传统文化。

柳林镇的经济繁荣必然带动宗教和文化活动,宗教和文化的兴盛又印证了经济的繁荣。柳林镇与青龙、锄沟隔河相望,一衣带水,俗称“柳林三镇”。三镇的发展是相依相存的。

若遇太平盛世,宗教的香火就旺盛。明清时期,柳林镇内寺庙有:香严寺、五道庙、双塔寺、三郎堡、二郎庙、龙王庙;向东有:青龙玉虚宫、龙门会大觉寺;向西有:庙湾华君庙、杜家湾龙潭寺、杨家坪石塔寺、沙曲龙泉寺;向南有:锄沟广济寺、李家庄柳溪寺。佛教活动兴盛时期,香严寺、柳溪寺等大寺院均有僧侣二三百人。

可以想见,当年寺庙香烟缭绕,梵呗声声,信男善女,虔诚叩拜的景象。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镇人历年历月都要唱神戏、说神书。柳林三镇的神台、戏楼有30多处。

诸多碑刻记载了当年寺庙香火旺盛,搭台唱戏的景况。香严寺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历年献戏成规碑记》。石塔寺有大清同治四年(1865)石塔碑文,文曰:“当地士民俱在此,东西上下好村房。男耕女织有买卖,正是风流富贵乡。”“土沃民殷真毓秀,川平水暖亦西希奇。游人拭目观芳迹, 贾客捐财赞圣词。”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距柳林数里的团城(杨家坪)至柳林一带,确实是人口繁盛,屋舍俨然,土地肥沃,人民富足,商贾云集,游人遍地的风流富贵之乡。诗句展现的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至今流传在柳林民间的歌谣《杨家坪家做黄香》,也正从侧面体现了这样的繁荣景象。

民谣:

杨家坪家做黄香,亲戚来了一千多 。

吃了米,吃了面,亲戚住下多半院 。

黑间睡觉没铺盖,受了一夜恓惶罪 。

虱子咬,蛇蚤徊,明天起来早些回 。

因为是太平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寺庙香火就旺盛。逢年过节,老百姓搭台唱戏,闹红火,走亲戚,你来我往,其乐融融。杨家坪的香火生意也就特别旺盛。民谣以夸张和戏谑的手法从侧面反映了团城和柳林一带的繁荣鼎盛景象。

柳林被称“小北京”,还在于它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 有搭盘子、闹秧歌、垒旺火、转九曲、踩高跷、舞狮子、斗活龙、弹唱、说书等。新春过年、节日庙会、开业庆典、敬神祭祀、红白理事,都有相关活动。特别是在新春元宵佳节,柳林镇的大街小巷搭起了几十座精雕细刻的神阁(盘子),晚上,在熊熊的旺火下,在高亢的唢呐声中,在欢庆的鼓点里,人们扭起了秧歌。你看:天空中是五彩缤纷的焰火,叫人目不暇接。那边九曲阵中,红烛点点,人头攒动,人们扶老携幼,相互祝福;这边弹唱场上,琴管悠扬,歌声婉转,层层围观,喜笑颜开。元宵之夜,灯火通明,万民云集,人神同乐,一派欢乐祥和的气象。

综上所述,柳林古镇从明清至民国初年300余载,繁荣景象,持续不断。古镇以它优越的地域位置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以它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味小吃,以它纯朴的民风民俗和多彩的传统文化,招来了全国各地的商贾游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美轮美奐的明清建筑:四合院,过街楼;林立的店铺,恢弘的瓦厦,云集的商贾,红火的闹市;吆喝的小贩,化缘的僧侣,迎亲的唢呐,媳妇的轿子;川流不息的市民游客,熙熙接攘的市容市貌,求神拜佛的信男善女,揺扇品茶的胥吏士绅,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通宵达旦的餐饮夜市,穿街过巷的驼队马帮,揺船拉纤的清河摆渡。这一切,构成了一副“小北京”的“清明上河图”。明末清初,商贾游客面对如此繁荣的景象赞不绝口,“小北京”之称由此得名。 (梁学晋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