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连日来,我市已连续5天出现阴雨天气,累计平均降水量达39毫米,且未来6天(10月7日-12日)仍有持续降雨,局地雨量或将超180毫米。作为占全市全年粮食产量99%以上的秋粮,当前正值成熟收获关键期,抢收抢种已进入“倒计时”。

为应对雨情,10月7日,市农业农村局紧急召开“双抢一保”视频调度会,聚焦“快收、快烘、快种”定措施、抓落实。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农情,将秋收秋种列为当前首要工作,通过县、乡、村三级压实责任,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一方面指导农户抢晴好天气窗口期,优先收低洼易涝地块和早熟作物,乡村干部同步摸排需求、解决收割难题;另一方面统筹农机调度,让收割机、播种机“到田就能作业”,还协调保险机构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派查勘人员到田间定损,简化流程让受灾农户早拿理赔款。

在政策保障上,应急储备与政策支持同步跟上:市财政延续上一年度冬小麦每亩100元种植补助,还推广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各县(市、区)则根据本地履带式收割机、烘干设备缺口,定专项补贴补短板。此外,该局联合气象、应急、乡镇等部门建联动机制,实时盯灾情,协调闲置厂房、仓库当临时晾晒场,同时动员有烘干设备的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帮农户烘粮,从源头减少霉变损失。

“我们已经发布了13个县(市、区)的机收保障热线电话,方便农户咨询农机调度、秋收难题解决等事宜,并且为交城、文水、柳林等5个县提供26台烘干设备,涵盖了针对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物)和经济作物(红枣、果蔬)的烘干设备。我们会确保烘干设备保持稳定运转,全力配合农户把握有利时机推进秋收。”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薛锋介绍。

“去年咱们就直接到农户地里收玉米,一边收割一边烘干,老百姓不用自己拉回家晾晒,直接在地头就能把玉米卖给我们,省心又省事。”为了解烘干设备助力秋收的实际情况,记者联系了位于岚县普明镇普明村的大红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海军介绍,“我们准备再过一周就进场,还是按这个模式帮农户处理,尽量减少他们的损失。”

各区县像这样的农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已陆续投入秋收服务,烘干设备运转率、农机作业效率均处于高位,全力保障秋粮应收尽收。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双抢一保”指导服务组,深入交城、文水等秋粮主产区,脚踩泥泞地块实地调研作物成熟度、倒伏情况,现场为农户讲解农机调度流程与烘干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助力农户高效抢收。

截至目前,全市已收割秋粮119.73万亩,冬小麦播种0.2万亩。秋收、秋种各项工作在政策保障与服务支持下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