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知识、分享节水方法、分享调查成果……9月23日上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一泓清水入黄河’2023年全国科普日山西省青少年水利科普展”正式在太原市图书馆开展。在展览首日同时举办了“小小星空讲坛”山西省青少年水利科学调查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

    本次全国科普日活动,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节水科普展览和节水护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方式,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助力青少年提升科学素质、树牢节水意识,积极参与“一泓清水入黄河”建设及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小小星空讲坛”青少年水利科学调查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现场,来自太原市迎泽街小学、后小河小学、青年路小学、太行小学等多所学校的小学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调研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增加了互动点评环节,每个孩子陈述完调查报告后,均由相关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和答疑,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我们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山西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相关的水利科学知识及省内水情、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内容,并大力宣传节水知识和政策,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省内青少年提升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山西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水利厅、山西省文明办、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少工委指导,山西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太原市图书馆主办,山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活动于9月23日正式开展,将于10月9日结束。

    现场

    小学生分享调研成果 专家家长纷纷点赞

    “作为学生,在校应该如何节约用水?”“怎样可以减少洪水灾害带来的生命安全和损失?”“我们小学生更应该了解哪些节水知识?”……

    在9月23日“小小星空讲坛”青少年水利科学调查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现场,来自太原市迎泽街小学、后小河小学、青年路小学、太行小学等多所学校的10余名小学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调研报告。

    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一份份调查报告均由小学生来完成,但报告内容着实“可圈可点”,一组组数据的呈现、一串串事例的分析、一个个实在的建议,均让与会人员惊讶而佩服。

    “‘一泓清水入黄河’是2023年我省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民生工程,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那么,我们青年少年应如何行动才能参与到家乡的生态环境治理中?通过调研,我总结出以下建议……”在交流活动现场,来自太原市后小河小学五年级的王思懿同学,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对该校3-5年级学生采用随机调查样本100例。

    经过抽样调查,王思懿不仅了解到青少年对“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熟知度和参与度,并最终通过数据得出结论:以后小河小学35年级100名学生的随机调查为例,目前有50%的青少年对“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的熟知度相对较低,参与度不够,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带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

    同时,王思懿还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给大家建议,青少年参与“一泓清水入黄河”建设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宣传保护母亲河、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生态环保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张贴海报、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开展节水护水宣传。

    一份份翔实而惊艳的报告,不仅让现场的每一位小学生受益匪浅,也让现场的专家和参与的家长们纷纷点赞并给予很高评价。“原来我们的孩子做了这么多扎实的调研工作,掌握了这么多丰富的水知识,我作为一名调查人,不得不赞叹孩子们的调查分析能力,为孩子们点赞!”一位从事调查相关工作的家长说道。(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