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发展依赖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时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
牢记领袖嘱托,“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大胆先行先试,在担当重大使命上展现新作为、塑造新动能、打造新优势、激发新活力,推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经过不懈探索、砥砺奋进,全省转型发展之路成果初显、引人关注。
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对山西来说,构建体现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利用资源禀赋,提升转型发展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煤焦冶电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培育锻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名镇,进一步增强我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能动性,重塑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当前,我省诸多领域发生积极变化,有利因素不断增多,回升向好态势明显。然而资源型经济固有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仍然突出,新旧动能转化存在阵痛。尤其是要实现我省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的目标,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需要全省上下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重点聚焦金融支持、产业升级、企业培育等领域,不断拓宽产业赛道。同时,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政策与人才协同保障,实现“稳存量”与“拓增量”的统一,加快形成符合山西省情实际的发展路径。
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实现目标并非易事,必须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当前,我省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优质高效的产业供给体系,让多元产业释放更多力量,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冷雪)